物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要為國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起到支撐作用。物流業的主要作用是為生產建設與人民生活服務,實現降本、提質、增效。
目前物流業的短板很多,主要的有:
1.物流總成本與GDP的比率仍偏高,雖然這與產業結構有關,但重要的是要從物流與供應鏈本身去找問題,我國物流業總體上仍處于粗放式發展。
2.現代物流與現代供應鏈可以改造傳統產業,主要路徑是產業融合,但實際上,物流與各產業,特別是與制造業的融合度其廣度與深度差得很遠,我們可以從工業與流通業的物流費用率與產品庫存率居高不下得到論證。
3.物流與供應鏈在全球的空間布局嚴重不足,全球貨運能力差,一些關鍵產品與技術缺乏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等等。
互聯網時代來臨,也進入了供應鏈時代,物流業本身也必須轉型發展。全球物流在向三個方向演變,(1)物流通過供應鏈模式,加速與產業融合,其融合度的高低是衡量物流綜合競爭力的主要標志,通過這種融合實現降本、提質、增效。(2)物流已從企業層面向產業、城市、區域層面擴展,從戰術變成戰略,物流細分加速。(3)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給物流業科技賦能,成為智慧物流,而供應鏈作為一種組織方式與模式創新改造著物流,物流是供應鏈的核心部分,物流業本身也成了一種供應鏈系統.成為供應鏈物流。
外界不管怎么變,主流仍是和平與發展,我國仍處于發展戰略機遇期,所以,我國物流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分散到集中,從生到死,都是企業發展的叢林法則,誰能淌過激流,沖過險灘,爬過高山,在同樣的環境下,看大家有怎樣的戰略與策略。
|